朋辈心理

首页 >> 朋辈心理 >> 正文

学生作品推荐|心理读物感悟分享之《自卑与超越》

2025-04-09 10:31:00

学生作品推荐|心理读物感悟分享之《自卑与超越》

打破自卑枷锁   拥抱超越人生

 ——阅读《自卑与超越》有感

     在成长的漫长旅途中,我们或多或少都被自卑的阴影笼罩过。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・阿德勒所著的《自卑与超越》,宛如一把钥匙,为我们打开了理解自卑、超越自我的大门,在心理学领域乃至人们自我成长的探索道路上,都散发着熠熠光辉。

01

校园里的自卑群像:你不是一个人在挣扎

在大学校园里,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瞬间:看着周围同学在课堂上自信发言,在社团活动中大放异彩,而自己却因内心的不自信,只能躲在角落,默默羡慕。又是否因为对未来职业的迷茫,在考证和实习的浪潮中随波逐流,却始终找不到方向。其实,这些看似只属于自己的困扰,在奥地利心理学巨匠阿尔弗雷德・阿德勒的《自卑与超越》中,都能找到共鸣与解答。

书中所描述的自卑心理,在大学校园里有着太多真实的映照。阿德勒提到,自卑是人们面对自身不足时产生的一种情绪。就像来自小县城的晓妍,初入大学,面对大城市同学丰富的见识和多才多艺,瞬间觉得自己黯淡无光。在一次英语演讲活动中,她因浓重的口音和紧张的表现,被个别同学嘲笑,从此,她在课堂发言、社团活动中总是畏畏缩缩,内心充满了自卑。

还有学习计算机专业的明宇,复杂的编程课程让他屡屡受挫,看到同学们轻松完成作业,在各类竞赛中获奖,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极大怀疑,陷入自卑的泥沼,甚至开始逃避学习。这些场景,不正是许多大学生在学业压力、社交对比下的真实写照吗?表面上努力维持着积极的状态,可内心深处的自卑却如影随形。

02

突破自卑的三把钥匙:阿德勒的成长方法论

阿德勒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套重塑自我认知、超越自卑的方法,这一过程就如同一场精心规划的冒险。他引导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卑,将其视为成长的动力而非阻碍。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,也有许多这样的 “引路人”。比如学校举办的心理健康讲座,专业的心理老师们深入浅出地讲解自卑心理的成因和应对方法,帮助我们打开认知的大门;还有那些积极向上、充满正能量的同学,他们面对困难时的乐观态度和坚定信念,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,鼓励我们勇敢面对自己的不足。

通过与这些 “正能量源” 接触,我们开始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。像小宇,在参加完心理健康讲座后,意识到自己对社团活动的恐惧源于害怕失败、害怕被否定的心理,于是他勇敢地迈出第一步,主动参与社团项目,在与他人的合作中逐渐克服了自卑,找回了自信。

03

超越自卑的必经之路:与挫折交锋

书中的观点清晰地告诉我们,超越自卑的过程必定伴随着痛苦和挣扎,但这也正是成长的必经之路。在大学,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,每一次挫折都是一次与自卑 “交锋” 的机会。考试挂科、竞选班干部失败、表白被拒…… 这些看似糟糕的经历,实则是我们认识自己、提升自己的宝贵契机。

心理健康并非意味着没有烦恼和自卑,而是当我们面对这些情绪时,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去应对。比如,晓萱在学生会竞选失败后,没有一蹶不振,而是认真分析自己的不足,通过参加各种培训和实践活动,提升自己的沟通和组织能力,最终在后续的社团活动中脱颖而出,成为了团队的核心成员。

《自卑与超越》好似一座明亮的灯塔,为在迷茫与自卑中徘徊的我们,轻柔地勾勒出前行的大致方向。书中深刻的见解向我们娓娓道来,无论遭遇何种艰难处境,当我们鼓起勇气直面心底的自卑,主动探寻超越的途径时,便极有可能在大学校园这片广阔天地里,慢慢焕发出自身独特的光彩,一步步朝着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向稳步迈进。


作者简介

姓名:卢雨杭

学院:机电工程学院

专业: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

担任职务:副班长、心理委员

关闭